您的位置:鄂州市信访局 >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鄂州市组织信访干部赴江苏淮安、安徽合肥学习交流
 
【字号: 】   【复制链接】   【转发】   【纠错】   【打印】   【关闭】    2016年11月21日   
近期,鄂州市信访局、鄂城区信访局及部分区乡镇16名信访干部,赴江苏省淮安市和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考察学习两地推进阳光信访信息系统和网格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有关做法。 虚心学习 找目标 第一站淮安,先后参观了接访大厅、电子网络信访服务中心、党政领导视频接访室等。随后,观看了淮安市阳光信访宣传片。淮安的具体做法:一是运用现代科技,构建信访工作“信访化”系统。二是全面整合资源,构建信访工作“网络化”体系,建设“两个智能中心”。三是强化规范建设,构建信访工作“长效化”制度。 第二站包河,参观学习了包河区综治维稳信访中心。走进中心,整洁的环境、干净的地面、有序的工作让大家耳目一新。包河区的主要做法一是整合资源,建立“快速通道”,推行“1平台、3中心、1+11组”模式。二是创新机制,确保高效运行。三是抓实环节,破解积案难题。 领悟精髓 促提高 一是开拓创新、常抓常新。淮安是阳光信访的发源地,包河是网格化管理的先行者,它们都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运用于信访工作、群众工作,实现现代科技与信访工作的有机统一。 二是知晓面广、指令权威。无论是淮安的阳光系统还是包河的综合服务平台,从百姓到市(区)委领导都知晓。一旦发生突发重大事件,平台发出的指令可以指挥调动到市(区)级领导。 三是整合资源、倒逼落实。信访工作不只是信访部门的事,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整体联运,才能形成“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的责任链,倒逼有权处理机关承担起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 多促并举 追标杆 淮安、包河平台的创新之举,成效显著,为鄂州市信访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这次学习考察结束后,鄂州市召开经验学习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心谋划。 一是三个“实行”,整合力量。实行专职化。保证每个区(开发区)、街道至少两人盯网,实行A、B角色,做到盯网不间断;实行信息化。鄂城区信访局为全区10个乡镇、开发区信访干部配备专门手机,建设开通了信访系统工作手机信息平台;实行老少配。在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熟悉网络的优势,年轻人教老同志使用网络,老同志带着年轻人做群众工作,有效解决乡镇老信访干部不会上网的问题。 二是三个“规范”,统一标准。规范信访操作标准。严格阳光信访工作时限,对每个工作环节的时限要求、办理规范、适用范围作出硬性指标。规范信访基础业务。要求各信访部门和各责任单位做到入口规范、办理规范、落实规范。规范信访信息公开。向信访群众公开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过程和处理结果,扩大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倒逼责任单位依法履行职责。 三是三化合一,健全机制。监管动态化。市、区信访局班子成员建立账号,随时抽取、实时监管办理过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督导常态化。在QQ群、微信群,市信访局工作人员通过每日一警示,提醒各承办单位,及时受理、按期办结。考核科学化。

20186 内容页访问计数